溝通,是衡量一個團隊領導者優(yōu)秀與否的重要標準。不善于溝通的團隊常常會讓成員陷入孤軍奮戰(zhàn)的境地。所謂團隊領導者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有能夠為員工解決問題的熱情和能力。因此,學會溝通、智慧的溝通是體現(xiàn)一個好領導的必備素質(zhì)和能力,這也是作者所在公司對ABBA導軌銷售團隊領導者的一份重要考核。
什么是溝通?
那么,什么是溝通?溝通是命令嗎?溝通是宣講嗎?當然不是!溝通是一種互動的交流。文章《高難度談話的藝術》的作者就指出,很多領導者僅注重決策的理性和數(shù)據(jù)驅(qū)動面,而忽視決策中蘊含的情緒,但是情緒卻是行動最大的推動力之一。而成功的領導者能夠通過談話釋放積極的情緒,從而推動行動的執(zhí)行。然而,有很多領導者在工作中回避談論情緒。他們感覺同那些沒有過任何特別的情感溝通的同事談論情緒很不自在。因此,談話需要從簡單的動腦問題轉(zhuǎn)變?yōu)檎勑摹?/span>
怎么談心?
有一種稱談心式對話。鮑里斯?格魯斯伯格和邁克爾?史林德總結(jié)了談心的四大要素:親近感、互動性、包容性和意向性。
親近感,是要更加靠近成員。對話能縮小彼此間的距離。這種距離除空間上之外,還包括精神層面的親近。
互動性,是在一場真正的對話中,會有你來我往的討論。人人都要參與其中,而不是自言自語。
包容性,意味著人人平等的機會。讓員工真正地作為內(nèi)容提供者參與到了對話中來,而不只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
意向性,一個真正的對話,即便只是在兩個人之間,也不是閑聊,而是有目的的,就像一位ABBA導軌營銷團隊領導者所說的,談話是關心成員的生活,但最終還是了解成員的變化是否影響到接下來團隊計劃的執(zhí)行。
溝通應該談什么?
講故事,因為愛聽故事是人的天性。人的主要神經(jīng)回路是兩個環(huán),一條是理性的,思辨的;一條是感性的,情感的。在企業(yè)中常常以講道理居多,但這只能打動人的一條神經(jīng)回路,而只有好的故事才能同時打動人的理智與情感這兩條回路,對人產(chǎn)生更深刻更持久的觸動。有觸動才會有想法、有行動,因此領導者會講故事,就能更有效地激勵自己的下屬。所以,溝通要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談心。那么講什么故事好呢?
作者了解到,自身公司的ABBA導軌銷售團隊領導者經(jīng)常講的故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關于自我的故事;關于群體的故事;關于價值觀和意義的故事。
第一類故事能幫助下屬更好地了解他的領導是什么人,是怎么走過這些年的,以后想干什么。這樣他們才會不僅僅把領導者視為老板,而會把其當作一個很好的朋友,愿意風雨同舟。
第二類故事能幫助團隊明白大家一起要去干什么,我們正身處何地,我們要向何處去,如何到達那里。故事是集體創(chuàng)作出來的,大家才會有共鳴,領導者、企業(yè)的事才能變成每個人的事。
第三類故事則是幫助團隊理解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意義何在。
相關:《卓越團隊的五個特征》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