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回流審查進入10月底,經濟部投資臺灣事務所聯審會議本再通過電子代工大廠英業(yè)達與精密滾珠龍頭天工精密2家投資案,合計超過65億元,使得臺商回臺投資總金額沖破6200億元,后續(xù)仍有2、30家商排隊候審。
目前「歡迎臺商回臺投資方案」已有149家廠商通過,累計投資金額6223億元,預期可創(chuàng)造5.4萬個就業(yè)機會。
臺灣工具機出口量居全球領先地位,滾珠/滾柱扮演其中零組件關鍵角色,又以天工精密為臺精密滾珠龍頭,客戶群包括瑞典SKF 軸承公司、德國 Bosch、上銀科技、全球滾珠、國際直線、日本IKO 等,及多家汽車零件大廠等。為了降低貿易戰(zhàn)沖擊與配合客戶在臺生產要求,決定投資17億元在中科二林園區(qū)建立新廠,作為返臺擴充產能的生產基地。
長久以來靠著「臺灣接單、大陸生產、出口世界各地」的三角貿易模式,臺灣在兩岸所建立龐大代工體系與供應鏈,隨著美中貿易戰(zhàn)發(fā)展面臨嚴峻挑戰(zhàn),各大代工廠已陸續(xù)轉移生產基地積極備戰(zhàn)。
英業(yè)達在全球服務器出貨量一直保持領先地位,是全球前三大服務器品牌(戴爾、惠普與聯想)第一供貨商,也是筆電設計代工前五大,主要生產設施在中國,是中國最大出口商之一。考慮美中貿易戰(zhàn)嚴重沖擊銷美筆電、服務器相關產品,以及未來局勢仍然充滿不確定性,經濟部指出,英業(yè)達董事會因此決議斥資逾48億元擴建既有龜山與大溪廠房,以因應上海服務器與重慶筆電受到美中貿易戰(zhàn)影響的部份產能移回需求。
審核通過的另一家公司為天工精密,經濟部表示,為臺灣精密滾珠大廠,為少數能制造軸承、汽車與航天工業(yè)用滾動體的廠家,尤其特別專注微型滾珠(<3.175mm),生產技術與日本大廠AKS與 Tsubaki Nagashima并駕齊驅,廣獲全球大廠認可,逐漸取代歐洲與日本品牌取勝的絲杠/電缸滾動體市場,客戶群包括瑞典SKF軸承公司、德國 Bosch、德國Schaeffler-INA 等軸承大廠以及上銀科技、全球滾珠、國際直線、日本IKO 等直線導軌與滾珠絲杠大廠,及多家汽車零件大廠等。
天工精密為降低貿易戰(zhàn)沖擊與配合客戶在臺生產要求,原有產線已經不敷使用,因此決定投資17億元在中科二林園區(qū)建立新廠,作為返臺擴充產能的生產基地。除原有軸承鋼種滾珠/滾柱產線外,生產重心將逐漸往陶瓷材料發(fā)展,積極布局開發(fā)滾動體智能制造的系統整合方案,也會新增生產、檢測設備。希望透過上下游技術的與跨領域的技術啟發(fā),將自身的生產技術、設備流程與研發(fā)能力再向上提升。
評論信息